本篇文章1168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"報個軟文課要花3980?這不就是智商稅嗎?"上周三清晨兩點,表妹突然發來這條新聞。她剛花三個月工資報的寫作課,終局連友人圈帶貨文案都寫不清晰。你是不是也糾結過要不要軟文培訓班編寫?今天咱們就采用三個真實案例,扒開軟文課程的神秘面紗。
客歲幫友人拆解過市面上12套軟文課程,發現90%的新手都掉進這三個坑:
對比傳統寫作和軟文編寫:
傳統寫作 | 軟文編寫 |
---|---|
注重修辭手段 | 注重人話翻譯 |
追求文學代價 | 追求轉化率 |
需要整塊時間 | 碎片時間就能干 |
某寶媽學生用這套模板,三個月接到20個商家訂單:
1. 鉤子標題
×錯誤樹模:"XX商品采用閉會"
√爆款公式:"自從用了這一個,婆婆再也不嫌我亂費錢"(融入婆媳關系痛點)
2. 場景化開頭
"上周三給孩子沐浴時,洗浴露突然辣眼睛..."(詳細時間+突發事物)
3. 痛點放大鏡
別寫"去污力強",改成:"對付娃校服上的馬克筆漬,比我老公擦地還使勁"(生涯場景+對比)
4. 化解方案套餐
"三招教你選對洗衣液:一看泡泡(密實度)、二聞殘留(刺鼻否)、三測PH值(試紙某寶9.9包郵)"(詳細可操作步驟)
5. 信任背書
不寫"專家推舉",改:"化工碩士表姐偷偷告訴我,認準這一個成分表排序"(熟人背書+專業身份)
雷區1:自嗨式吹噓
某課程教的"媲美愛馬仕的匠心工藝",被網友群嘲。改造方案:"五年邁裁縫手作,線頭比大牌少三成"(數據化對比)
雷區2:專業名詞轟炸
"非離子表面活性劑"不如說:"這成分遇油就化,跟洗潔精定律一樣"(生涯化類比)
雷區3:疏忽移動端閱讀
電腦排版到手機全亂碼,救命三招:
案例1:土特產逆襲記
山西王姐把"陳醋先容"改成《山西婆婆的醋壇子秘密》,植入3個本地品牌,月帶貨傭金破萬。法門:
案例2:寶媽副業指南
廣州李姐用《帶娃三年發現的搞錢神器》,把紙尿褲測評寫成閱歷貼,接8個母嬰品牌共同。亮點:
干了五年文案的老司機,最深的體會是:好軟文不是寫出來的,是幫網民把生涯難題翻譯成化解方案。就像上周幫燒烤店寫的《清晨三點的炊火氣,治愈多少打工人的胃》,表面寫烤串,實則販賣情緒代價,當月業務額漲了40%。記著,網民買的不是商品功能,是商品能帶來的詳細轉變——可能是多睡半小時的懶覺,可能是少挨婆婆一頓絮聒,這些真實的生涯切片,才算是軟文的黃金礦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