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3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刷手機時有沒有被一篇"看似個別"的文章種草過? 比如說刷到講護膚技巧的文章,最后推舉了某款面膜;看到寶媽分享帶娃閱歷,順帶提了某款奶粉。哎對嘍!這就是新聞營銷在悄悄"撓你心窩子"呢。
說白了,軟文就是披著羊皮的廣告狼。但它可比硬性廣告"雞賊"多了——不像電視臺廣告那樣扯著嗓子喊"買它買它",而是像街坊大姐跟你嘮家常,嘮著嘮著就把商品塞你手里了。
舉一個栗子:你正看著育兒學識,突然刷到《三甲醫院兒科主任:孩子食可能是缺了這五種營養》。看著看著發現,文章里提到的營養補充劑正幸好結尾出現。這時間你根本不會以為自己被推銷了,反而以為專家真知心(這就是軟文的魔力啊友人們!)
1 變裝大師:能偽裝成新聞、故事、測評、以至吐槽帖
2 心理專家:專攻"眼軟→心軟→腦軟→嘴軟→耳軟"五連擊
3 長跑健將:像春雨潤物悄無聲,效果能連續好幾年
重點來了! 硬性廣告和軟文到底啥差別?咱們直接上對比:
1 省錢小能手:發篇軟文最低幾十塊,比動輒上萬的廣告便宜多了
2 信任收割機:某調查報告表現,68%的人更信任故事里的商品推舉
3 流量永動機:好軟文會被瘋狂轉載,客歲爆火的"秋日的第一杯鮮香奶茶"就是典型案例
特殊提醒新手小白:萬萬別把軟文寫成商品仿單!得學學《我有一個幻想》那種格局,把賣貨回升到情懷高度。就像馬丁·路德·金倘若賣鞋,斷定不說"這鞋防滑耐磨",而是"穿上它能走向自由"。
1 標題要夠騷:"00后養成工用這一個方法,月薪從5k漲到3w"(別管虛實,先騙點擊)
2 開頭設陷阱:用"你知道嗎?""我敢打賭..."勾起好奇心
3 中間摻干貨:講護膚必須帶成分剖析,聊育兒得搬出哈佛探索
4 廣告藏得妙:就像往奶茶里加珍珠,要自然到喝不出加了啥
舉一個反面課本:某面膜推廣新聞開頭就寫"XX面膜太好用了",這種硬廣早過時了!當初風行的是:"閨蜜說我近來皮膚發光,切實我只是換了沐浴順序..."(你品,你細品)
血淚教訓:見過最尬的軟文是賣拖拉機的,標題寫《霸道總裁愛上我》,點開一看總裁在田間開拖拉機...這就屬于強行碰瓷了。
依我看啊,未來新聞營銷要往這兩個方向卷:
① 精分式創作:給家室主婦看的軟文和給程序猿看的,那得是完整不一樣的文風
② 養成系互動:就像追連續劇,讓受眾追著看系列軟文
最后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:新聞營銷就像談愛情,套路再深不如推心置腹。那些年咱們轉發的"支付寶錦鯉""網易云年度歌單",哪個不是用至心換真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