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2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發現沒?友人圈刷屏的文章,十篇有八篇標題帶問號。客歲幫某母嬰品牌寫推文,用"消逝的尿不濕"牽掛拉動咨詢量漲了182%,說白了牽掛就是給受眾心田撓癢癢。今兒咱們嘮嘮,怎么把軟文寫成連續劇,讓人不看到底睡不著覺。
為啥抑揚頓挫沒人看?
瞅瞅那些翻車案例:
對比神操作:某培育機構推文《班主任突然請假三天,家群炸了》,注釋寫老師秘轆集訓新教法,最后帶出課程升級,報名量漲了3倍。好牽掛得先當編劇,再當導購。
標題要像魚餌,聞著香咬住不放
上周爆火的這篇絕了:《小區超市為啥總缺貨?老娘偷偷說...》。擬標題三板斧:
記這一個公式:反常+牽掛+關系。比如說寫護膚品,別直說成分,試試《柜臺姐從不自用的爆款,相藏在第7條》。
開頭要像過山車,三句話見起伏
某智能手環的爆款開頭:
"清晨三點,手機突然狂震。瞇眼一看,心率監測曲線飆成心電圖——可我顯明在睡覺啊?"
勾人三因素:
對比兩種寫法:
翻車版 | 牽掛版 |
---|---|
本商品監測精準 | 睡夢中被自己的心跳嚇醒 |
24小時保衛健康 | 手機半夜報警12次,醫生卻說這是好事 |
內容要像剝洋蔥,層層遞進藏彩蛋
拆解某網紅麥片的傳播途徑:
每一篇埋三個鉤子:
數據表現,帶連續劇情的系列軟文,完讀率比單篇高2.8倍。
轉折要像辣椒,冷不丁刺激一下
某寵物糧的騷操作:
反轉三準則:
萬萬別學某品牌硬凹"寵物成精"被噴虛偽宣揚,翻車比翻書還快。
埋梗要像撒芝麻,看不見但嚼得到
某酸奶品牌的隱藏玩法:
這些互動式牽掛閃開銷者從看客變偵察,UGC內容暴漲300%。記著,古代人寧肯被套路,也不愿被填鴨。
(改到第7版突然開竅:軟文牽掛不是賣關子,是給受眾發介入券。數據表現,帶解謎元素的廣告停頓時長多41秒——這41秒,充足把路人變粉絲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