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8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您有沒有過這種閱歷?熬夜寫的推廣文章投了十幾個平臺,終局閱讀量還沒共事順手發的聚餐照高??蜌q我幫友人的烘焙店寫推廣稿,開頭用"本店用料講究"投了5個平臺全被拒,厥后改成"清晨4點跟蹤面粉車,才發現好面包的3個秘密",第二天就被本地美食號搶著要。這事兒啊,就跟談愛情似的——找對渠道比掏心掏肺更為重要。
問:免費渠道和付費渠道哪個更劃算?
這事兒得看您的"家底"??蜌q有個奶茶品牌測試過:同樣的新品稿件,在知乎發長文+小紅書發探店視頻+友人圈投廣告,三個月下來發現:
渠道對比表(實測數據)
渠道范例 | 適合內容 | 奏效速率 | 成本范疇 | 適合估算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自前言 | 故事型軟文廣告500字 | 1-3天 | 0-500元 | 吃土黨 |
垂直平臺 | 專業剖析 | 3-7天 | 800-3000元 | 小資派 |
新聞派別 | 威信背書 | 即時生效 | 5000元起 | 土豪玩家 |
上個月有個做編程培訓的友人,把課程先容改成《轉行Python踩過的5個坑》,在知乎回答了"程序員轉行真的容易嗎"這一個癥結。您猜怎么著?三個月從前,天天還能收到20+咨詢,獲客成本不到3塊錢一杯奶茶錢!
實操法門:
某國產美妝品牌客歲搞了個騷操作——讓50個真實網民發"同款各種角度"的采用筆記。終局您猜怎么著?自然流量比找10萬粉博主還高2倍!
避雷指南:
我意識個做制造業軟件的老板,客歲在36氪發了篇《未來五年會被鐫汰的3類廠》,終局被200多個行業群轉發,直接帶來60多個顧客。這事兒告訴咱們:
ToB公司發稿公式 = 行業趨勢+獨家數據+化解方案
舉一個栗子:
干了八年新聞營銷,我發現個有趣景象:天天追著問"怎么迅速爆火"的人,每每輸在太心急。反卻是肯花三個月養知乎號、認真記載顧客故事的公司,總可能在某個平凡的周三凌晨,突然收到編輯的約稿私信。下次寫稿前,不妨先問自己:倘若這不是廣告,受眾憑什么要看完?想通這一個,您就離出圈不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