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4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逛超市時有沒有留意過那些勾人的促銷標語?比如說"新穎到貨三文魚買一送一"旁邊總跟著"僅限前50名",或"雞蛋跌破成本價"下邊標注"每人限購2斤"。這些讓你不由得多看一眼的文案,背后都藏著場景化軟文的黃金法則。說瞎話,我第一次幫超市寫促銷文案時,把"全場五折"寫得像告訴文件,終局當天客流量還不如隔壁賣煎餅的攤子。
天天開市前兩小時,才算是超市軟文案例的黃金沙場??蜌q我在杭州某連鎖超市蹲點發現,凌晨7-9點進店的開銷者,購物率比下晝高出3倍。這一個時段來買菜的大多數是退休阿姨和家室主婦,他們對價錢敏感度最高。
這時間的文案要像剛出鍋的包子——熱氣騰騰帶著香味:
有家超市試過把"新穎蔬菜"改成"帶著露珠的菜園直送",當季青菜販賣額直接翻番。你看,同樣的商品換一個說法,就能激活開銷者的味覺影象。
中午11點到1點的客群最獨特——既要趕著做飯又要精打細算。這時間的文案得像老街坊嘮家常:"張姐說這款醬油炒菜特殊香"、"李阿姨推舉的洗衣液還剩最后20桶"。
更絕的是痛點化解方案:
蘇州有家超市做過測驗,在速食區增強"加班救星套餐"的標識后,微波食物販賣額漲了45%。這說明啥?古代人缺的不是錢,是化解癥結的方案。
晚上6點后的超市完整變了個樣。拖著疲乏身子的上班族,要的是迅速決議和情緒補償。這時間的文案得充當減壓神器:
上海某超市在收銀臺旁設置"今日小確幸專區",放著9.9元的鮮花和小包裝巧克力,三個月多賺了20萬流水。抓住年輕人要的不是便宜,是那份"對自己好一點"的儀式感。
鉤子標題公式
"費心版:XX怎么做?"(家室清潔費心版:油污克星清單)
"避坑指南:XX要留意"(買菜避坑指南:這3種菜別在晚上買)
"冷學識:原來XX可能如許用"(保鮮膜冷學識:消除包剩菜還能做這事)
場景化四步走
① 抓時段特點(早市/午間/晚場)
② 找人群痛點(時間緊/挑撰難/價錢疑)
③ 造具象畫面(廚房/客堂/浴室場景)
④ 給化解方案(組合裝/快手菜/智能推舉)
促銷埋點套路
坐標 | 文案套路 | 轉化效果 |
---|---|---|
入口地貼 | "今日特價區→" | 引流+30% |
貨架頂端 | "本月銷冠" | 購物+45% |
收銀臺側邊 | "忘卻買的必需品清單" | 加購+60% |
干了五年超市文案策劃,最深的體會是:好軟文不是扯著嗓子喊優惠,而是幫開銷者把"需要"變成"想要"。下次寫文案前,先到賣場轉三圈——看一看凌晨搶菜阿姨的眼神,聽聽午間主婦們的絮聒,感受下班族疲乏的腳步。把這些真實場景揉進筆墨里,你的文案自然會啟齒談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