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上周五下晝,我在萍鄉步行街遇見開奶茶店的老王蹲在店門口抽煙。他愁眉不展地說:“隔壁新開的奶茶店天天排隊,我花三千塊請人寫的推文發在公眾號,閱讀量還沒破百。”這場景是不是很熟習?今天咱們就嘮嘮,怎么用軟文讓萍鄉本地交易從車水馬龍到賓至如歸。
南正街經營臘味鋪的李姐近來發現個怪景象——偕行張老板的友人圈推文總能帶客上門。上周她扮作開銷者去探店,發現張老板在收銀臺貼著張便簽:“今日第18位開銷者將獲贈試吃裝,照相發圈可再減5元”。這招藏著三個小神思:
對比傳統促銷:
常規操作 | 場景化改造 |
---|---|
全場八折 | 開銷滿88元解鎖隱藏菜單 |
掃碼存眷 | 拍商品圖@店主領定制冰箱貼 |
新品上市 | 邀請10位街坊試吃投票定價錢 |
萍鄉某美容院老板娘劉姐客歲做對件事:在百度地圖商家頁面植入了個《護膚避坑指南》。這篇看似科普的軟文,實則埋著精準鉤子:
三個月后她家美團預約量翻倍,法門就是把SEO優化偽裝成適用攻略。當初她們團隊每周更新兩篇地域性護膚學識,在百度搜查“萍鄉+護膚”相關詞時,前五條有三條是她家內容。
某少兒編程機構張校長跟我分享了他的“潛伏日志”。他在20個家長群視察三個月,發現家長們深夜最愛轉發兩類文章:
于是他策劃了《萍鄉二中學霸的暑假作息》,文中植入編程元素卻不著陳跡:
這篇推文在家長群轉發時,結尾那句“想知道他用什么東西整理錯題嗎?”帶來37個試聽預約。
跟萍鄉中小公司家打交道八年,發現大家常踩兩個坑:
武功山景區卻是給咱打了個樣。他們的《暴雨后我在金頂帳篷里悟的道理》爆文,表面是旅行日志,實則植入景區應急服侍:
這篇推文帶來兩個轉化:
近來跟做本地生涯服侍的兄弟談天,他流露個數據:萍鄉商戶在百度貼吧發帖文案,帶#湘東#蘆溪#上栗等區縣標簽的,轉化率比純城區高40%。以是下次軟文寫作別忘了這招——在文末加句“安源的友人點這里預約,其余區縣家人稍等,專屬福利正在路燒吵恚這小神思,可比干巴巴的“即時咨詢”管用多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