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30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上周幫友人看他的大理民宿推廣文,通篇都是"依山傍水、設施齊全"這一類廢話,終局閱讀量還沒他發在友人圈的早餐照高。這年初寫旅行新聞營銷文案就像談愛情——光說"我愛你"沒用,得讓受眾隔著屏幕聞到洱海的風、嘗到菌子暖鍋的鮮。今天咱們就嘮嘮,怎么把景點寫成讓人立馬訂機票的勾魂帖。
1. 數據不會撒謊
某古鎮客歲請網紅寫手發推文,用"千年史實"這種虛詞,轉化率0.3%。厥后改成《跟著本地阿婆學腌酸菜的4小時》,訂單暴漲17倍。中心秘密:詳細>抽象。
2. 五感轟炸法
個別寫法:"桂林山水甲天下"
高階操作:"竹筏劃過遇龍河時,撐船大叔的涼帽滴著水珠,啪嗒落在你腳邊。伸手撈起冰涼的河水,指縫間漏下的陽光晃得睜不開眼,遠處飄來的油茶香混著蟬鳴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'偷得浮生半日閑'"
3. 反套路選題
當全網都在寫網紅打卡點時,有個小編反向操作寫了《在麗江迷路的23次,我遇了真正的云南》。文中記載被納西族奶奶請品茗、跟著趕集大媽學砍價等真實閱歷,硬是把冷門小巷寫成新晉流量王。
選題范例 | 流量密鑰 | 避雷指南 |
---|---|---|
美食探秘 | 清晨三點的早餐江湖 | 別寫大眾點評能查到的 |
小眾玩法 | 本地人才懂的隱藏地圖 | 需實地驗證真實性 |
文明深挖 | 非遺傳承人的獨門絕活 | 避免學術化表述 |
情緒共鳴 | 旅行中的意外溫暖霎時 | 謝絕虛構狗血劇情 |
適用攻略 | 避開人流的私藏時間表 | 新聞要實時更新 |
舉一個真實案例:某小編發現黃山日出攻略全網相同,轉而寫《在黃山等日出的誰人寒夜咱們煮光了20包泡面》。文中記載游客們分享暖寶寶、調換零食的細節,意外帶火山頂小賣部的泡面販賣額。
Q1:不會照相怎么破?
A:找當地人當素材庫。前次在宏村,跟著賣毛豆腐的大爺蹭拍他炸豆腐的油花飛濺,比風景照更存在炊火氣。記著進程>終局。
Q2:文案總被說像導游詞?
A:試試"錯位描寫法"。寫敦煌莫高窟不拍壁畫,專拍講授員手電筒光斑移動的軌跡,反而讓受眾感受到史實的流動感。
Q3:怎么判斷選題會不會爆?
A:用這一個土法子——把標題念給廣場舞大媽聽。倘若她能復述出中心新聞,這選題準能火。畢竟傳播的實質是說人話。
Q4:甲方非要加硬廣怎么辦?
A:學學某溫泉旅館的妙招。他們把套房報價藏在《泡湯時聽到隔壁情侶吵架發的婚姻思考》里,受眾循著吃瓜心理看完,不知不覺吃了安利。
Q4:沒估算請模特怎么弄素材?
A:抓拍路人!在平遙古城偷拍(經允許)的銀匠爺爺側臉,比擺拍的網紅臉更存在壓服力。真實自有千鈞力。
干了六年旅行文案,最怕新人一來就拽文采。客歲某景區非要把竹林寫成"翡翠長廊",終局吸引來的都是拍婚紗照的,真正想徒步的游客反而被勸退。好的文案要像桂林米粉——看著樸素,吃著上癮。就像我常跟徒弟說的:與其寫"詩和遠方",不如告訴受眾轉角第三個攤位的烤餌塊多加辣子有多香。記著,游客要的不是華美的形容詞,而是能聞到、摸到、嘗到的真實沖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