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60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也發現了個怪景象?徐州陌頭巷尾的機器廠、食物廠更加多,可顧客反而越來越難找。客歲老張的閥門廠在阿里巴巴砸了二十萬推廣費,接到的詢盤還沒隔壁老王在論壇發故事貼來的多。今天咱們就嘮嘮,怎么用軟文在徐州這地界兒打開局勢,讓你家的商品從車間縱貫顧客心田里。
新手最愛犯的錯,就是抱著篇軟文到處撒網。上個月開拓區李總的教訓可太典型了——把機器配件軟文發到美食論壇,被版主封號不說,還成了偕行笑柄。在徐州混論壇得懂規則:
記得客歲有個做辣醬的廠子,專門在西祠胡同徐州版塊寫《祖傳秘方的百年辣事@eplace=10001》,把家屬傳承故事和商品揉在一起。終局帖子被版主加精,三個月帶來200多家餐飲店采購,這可比在電視打廣告切實多了。
Q:軟文怎么寫才不像廣告?
A:記著這一個公式——7分真情實感+2分專業學識+1分商品露出。比如說網頁3提到的某機器廠案例,完整可能改成:
重點來了!萬萬別學網頁8那些硬廣模板,什么"廠家直銷品德三包",看著就讓人想點叉。有個做環保裝備的友人更絕,在論壇連載《治污日志》,記載幫各地工廠改造排污系統的閱歷,當初成了行業KOL,訂單自己找上門。
光會發帖不算本事,得讓帖子活起來。這里尚有幾個野途徑:
開拓區有家做制造業潤滑油的就玩得很溜。他們在論壇搞《故障診斷大賽》,拋出真實裝備故障案例,最佳答案獎一年潤滑油供應。最后帖子蓋了800多層樓,潛伏顧客新聞收了三大本,這波操作我給滿分!
良多老板以為發完帖就完事了,大錯特錯!得學會看這些數據:
網頁4提到的前言星公司有個狠招——給每個軟文貼安排"售后服侍"。安排專人復興批評,把典型癥結整理成《常見問答手冊》,下次發帖直接附上,顧客以為專業又知心。
在徐州商海撲騰了十幾年,最深的體會是:好軟文得像羊肉湯——聞著香,喝著鮮,最后還得咂摸出回甘。那些抱怨軟文沒用的老板,多半是沒找對途徑。就像我開紡織廠的表哥,之前天天群發廣告被拉黑,厥后改成寫《布料背后的匠民氣》,當初顧客都主動要求加印廠標。
(小道新聞:據2025徐州電商協會數據,堅持做論壇軟文發布的公司,顧客留存率比投競價廣告的高42%。下次再有人說論壇過時,就把這數據拍他臉上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