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7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經常刷到那種——明明知道是廣告,卻忍不住想看完甚至想轉發的內容?比如某奶茶品牌用“社畜續命水”的梗瘋狂刷屏,或者某運動鞋把“踩屎感”這個詞直接干上熱搜?這背后全是熱點軟文的騷操作。但為啥別人蹭熱點能蹭出百萬轉發,你發的就像小透明?今天咱們掰開揉碎說清楚。
自問自答時間:品牌直接打廣告不香嗎?——還真不香。現在用戶看到“限時折扣”“爆款推薦”這種標題,手指劃得比看見前任動態還快。熱點軟文的精髓在于:用吃瓜的姿勢賣貨。比如: - 把防曬霜推廣塞進“全網求白到發光的秘籍”討論 - 讓充電寶廣告偽裝成“手機電量1%生存指南” - 用“打工人周一綜合征”帶出咖啡品牌的梗圖
不過話說回來...這種操作也有翻車風險。去年某品牌硬蹭“高考狀元”熱點,結果被網友罵到刪帖,具體怎么把握尺度咱們后面細說。
為什么用戶明明知道是廣告還愿意轉發?因為滿足了這三個“貪”: 1. 貪便宜:不是指價格,是“信息占便宜”感。比如《Costco隱藏福利清單》這種,就算最后發現是超市推廣,也會為get到冷知識而轉發 2. 貪共鳴:把產品痛點變成社交貨幣。就像某鍵盤品牌推《程序員打字如彈鋼琴的秘密》,碼農們轉得那叫一個歡 3. 貪炫耀:讓分享廣告顯得很聰明。護膚品用成分黨語言寫“早C晚A”攻略,轉發的人覺得自己在傳播高級知識
(突然想到個有意思的現象:有些軟文閱讀量一般但轉化奇高,可能和精準戳中某類人的“貪念”有關?這個具體機制我也沒完全搞明白...)
別急著追熱搜!先看看你是不是也掉過這些坑:
- 誤區1:什么火蹭什么
母嬰品牌追電競熱點?除非你能把嬰兒車改成電競椅...熱點必須和品牌基因有哪怕0.1%的關聯
- 誤區2:永遠慢半拍
等你知道“絕絕子”梗的時候,它已經在過氣邊緣了。建議盯著小紅書/豆瓣小組這些造詞工廠
- 誤區3:把熱點當主角
某火鍋店發“吳某凡吃瓜指南”,結果網友只記得瓜忘了火鍋。產品才是親兒子,熱點只是氣氛組
(這里分享幾個實測好用的騷操作)
1. 給用戶“遞刀子”
健身品牌推文不直接賣課,而是發《如何優雅地在朋友圈曬健身照》,教程里自然露出運動手環和蛋白粉
2. 制造“偽UGC”
美妝賬號用素人賬號發“無意間發現的冷門口紅”,其實都是自家新品,這種套路在小紅書特好使
3. 埋梗等挖
數碼品牌在評測里玩“比女朋友還懂你”的梗,后續發動KOS(關鍵意見消費者)玩接龍
雖然蹭熱點很爽,但有些紅線死都不能碰: - 社會負面事件(疫情/災難期間搞營銷) - 性別/地域歧視梗(某方便面的“老壇酸菜人設”翻車事件) - 版權敏感內容(用未授權的影視截圖做海報)
有個玄學規律:越容易爆的熱點,暴雷風險越高。去年某品牌用“雪糕刺客”梗翻車,就是因為自家產品定價更高卻硬蹭...
別只看閱讀量!重點看這三個魔鬼細節: 1. 截屏傳播率:用戶主動截屏發朋友圈/群聊的(這種最值錢) 2. 評論區玩梗量:比如你的slogan被網友改編成新段子 3. 沉默轉化率:那些沒點贊轉發但偷偷去搜品牌名的人
(突然意識到個問題:很多甲方爸爸還是死磕“品宣期間必須帶購買鏈接”,或許暗示他們對軟文的理解還停留在石器時代?)
最后說句大實話:軟文推廣就像談戀愛——太舔狗讓人煩,太高冷沒人理,最好能讓自己變成“用戶想追的崽”?,F在打開你品牌最近發的三篇推文,如果看完不想轉發給自己朋友...嗯,該重學了。
【文章結束】
下一篇 :品牌節日營銷軟文怎么寫?3個關鍵步驟+5個避坑指南
特別聲明: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發布平臺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的文章,應在授權領域內應用,并注明來源為:文芳閣。違背上述聲明者,我們將追究其相干法律責任。
標題:品牌熱點軟文推廣:如何讓用戶主動幫你傳播?
地址:http://wenfangge.cn/index.php?app=xinwen_front&act=one_xinwen&&id=1174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