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1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?花了老大勁兒組織一次聚會,結果大家不是刷手機就是尬聊,最后不歡而散。哎,我就經歷過,當時就覺得,策劃個活動怎么這么難啊?其實吧,問題可能不出在人,而是出在策劃本身。今天,咱們就好好嘮嘮,一份能打的活動策劃軟文到底該怎么寫,才能讓人看了就想報名。
先別急著想怎么寫,咱得先搞清楚為啥要寫這東西。說白了,它不就是個廣告嗎?嗯……是,但也不全是。它的核心目的,是傳遞一種“感覺”,而不僅僅是信息。比如,你看到“周末燒烤派對”和“周末湖畔夕陽燒烤輕音派對”,哪個更讓你心動?肯定是后者吧?雖然它可能……呃,其實說的是同一個活動。但這或許暗示了,細節和氛圍的描繪有多重要。
不過話說回來,光有華麗辭藻也不行,你得讓人相信這活動真的好玩、真的值得來。所以,軟文稿其實就是個“信任觸發器”。
好,那下一個問題來了:具體要寫什么?我琢磨了一下,大概離不開下面這幾個核心板塊,缺一個都可能讓人覺得“差點意思”:
當然啦,具體哪種結構轉換率最高……這個可能還得看活動類型和目標人群,我也說不太準,得多測試幾次。
寫到這兒,我覺得有個特別關鍵的點——很多人只顧著吹活動多牛逼,卻忘了讀者其實是“人”。人會在意什么?
比如說: - “這活動適合我嗎?別人都是啥樣的人?” → 所以你要明確寫清楚:適合內向還是外向的人?是年輕人還是全年齡? - “我一個人去會不會很尷尬?” → 那你就要強調:我們有專門破冰環節,主持人超會帶氣氛,很多朋友都是一個人來的,最后都玩成一片了! - “值這個價嗎?” → 別光說“超值”,把成本拆開說:包含一杯特調、一份甜點、場地費、組織費……讓人看得明白。
你看,把這些細節照顧到,信任感一下子就上來了。
我之前看過一個市集活動的推文,開頭大致是這樣的:
“是不是每個周末都在家躺尸?刷手機刷到頭暈也不知道該干嘛?不如來XX文創市集!我們不止有攤主,還有手作體驗、 live音樂和一只誰都能擼的金毛狗狗哈哈!”
你看,它先戳痛點,再給解決方案,還順便拋了個亮點(金毛!),是不是一下子就覺得親切了?
寫完了主體,千萬別敗在最后一步。 - 檢查錯別字!特別是時間、地點、價格別寫錯! - 用點表情符號和排版技巧,比如分段、加粗、符號引導,讀起來更輕松; - 發布之后別忘了自己轉發一下,配上兩句人話,比如“俺親自盯的場地!周六都來玩啊!”——這樣更真實。
好了,差不多就嘮到這兒。其實寫活動策劃軟文沒那么高深,核心就是“說人話、抓痛點、給亮點、造期待”。下次你寫的時候,試著別把它當成任務,而是想象成你在邀請好朋友——真誠點兒,熱鬧點兒,細節多點,自然就能寫出讓人想參加的活動文案了。
【文章結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