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2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上個月幫友人看賬本,發現個怪景象:同樣是服飾批發商,A公司壞賬率3%,B公司卻高達18%。這差距就像實體店和網店的庫存周轉——顯明都是貨,但變現效率天差地別。厥后發現,癥結出在B公司每次催款只會群發"請盡快結清"。
傳統催收VS高效催收對比表
維度 | 常規操作 | 破局操作 |
---|---|---|
首次提醒 | 到期當天群發短信 | 提前3天電話確認資金動態 |
催款話術 | "請盡快付款" | "張總,您膳訂的春裝爆款該補貨了吧?" |
施壓節點 | 過期30天發狀師函 | 過期7天寄送對賬單+新品目次 |
回款獎勵 | 無 | 結清送優先選款權 |
客歲有個家裝公司顧客,50萬尾款拖了8個月。咱們把催款函從"請于3日內支付"改成"您選的入口瓷磚到港了,結清尾款可優先安裝",終局3天到賬。這里藏著三個人性化催收法則:
利益捆綁法
別再說"該結賬了",換成"您定制的展現柜到貨,結清80%可享VIP倉儲服侍"。就像網頁5說的,要把催款變成二次販賣契機。
臺階搭建術
學網頁10的調解技巧,給個"分期付款套餐":首付30%可解鎖下季訂貨資格,每多付10%享更加高扣頭。這招讓某建材商回款率增強67%。
情緒賬戶法
中秋節寄定制月餅盒,附手寫卡:"感謝相伴三載,新款樣品已為您預留"。有個顧客收到后主動結清舊賬,還加了新訂單。
萬萬別學誰人著急發狀師函的餐飲供應商,把共同十年的顧客逼成了競爭對手。準確打開方式應是:
催收四步漸進曲
某母嬰供應商用這招,在保持顧客關系的條件下,半年收回230萬陳年欠款。
見過最離譜的操作,是某老板在顧客友人圈批評催款。記著這三個保命準則:
催款≠撕破臉
× "今天不還錢就法院見"
√ "李總,法務部提醒咱們有筆賬務異樣,需要您確認下?"
佐證鏈要閉環
送貨單別只讓司機具名,加個"驗貨人:顧客公司倉管王XX 2025/5/16"。某膠葛案就出于這一個小細節勝訴。
催收節奏感
參考網頁7的顧客分類,把欠款顧客分成:
干了八年應收賬款治理,我發現個有趣規律:會哭的孩子有奶吃,但哭得太響反而嚇跑奶牛。就像網頁3說的,要在"維護權利"和"留住顧客"之間走鋼絲。
近來幫服飾廠打算的"債轉股"方案挺有意思——顧客可用50%欠款換購新品地域代理權。終局不但收回欠款,還拓展了三個新渠道。你看,有些時間換一個思路,爛賬也能變金礦。
說到底,催款不是討帳,而是幫顧客化解支付阻礙。下次遇到拖欠時,不妨先問自己:倘若這筆錢是我的,我愿望對方怎么提醒我?記著,最高明的催收,是讓顧客以為付款是在給自己鋪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