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54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斷定遇到過這種尷尬:熬夜寫的三千字長文,閱讀量比早餐攤的豆漿還涼得快
上周有個學生給我看他的"醉生夢死之作",講創業故事的軟文足足寫了八千字。終局呢?受眾平均閱讀時長1分23秒,還沒煎餅果子出鍋的時間長。這事兒讓我悟了——長頁軟文不是裹腳布,得是九轉大腸,看著長吃著香。
第一大坑:把word當草稿紙,想到哪寫到哪
新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"意識流寫作",跟喝大了似的瞎嘮。來看一個反面課本:
開頭講商品研發初心
中間插團隊旅行趣事
結尾突然開始賣課
改造方案得學電影編劇那套三幕式架構:
某母嬰品牌用這架構,3萬字長文跳出率僅27%,法門就是每3000字埋個鉤子,跟電視劇插廣告似的。
第二坑:數據堆得比工資條還密
看一看這兩個對比案例:
自殺式寫法 | 救命式改造 |
---|---|
"網民留存率增強65%" | "本來10個顧客跑8個,當初能留住6個" |
"節儉時間3.5小時/天" | "天天多出陪娃寫作業的時間" |
"共同公司500+" | "連樓下打印店都用咱們的系統" |
說人話的法門:把數字翻譯成場景,就像菜商圈大媽說"這菜今早剛摘的"比"蔬菜維生素含量高"管用十倍。
第三坑:不會給受眾裝臺階
長文最怕讓人看著累,得學景區修棧道:
有個培育機構在長文里插了三個"測試題",介入率高達89%,出于人都想證實自己聰明,跟看到智商測試利市癢一個道理。
第四坑:高潮來得比老太太甚馬路還慢
好長文要像麻辣暖鍋,隔會兒就得撈塊肉:
某旅行號在萬字攻略里藏了12個"隱藏福利",受眾像玩尋寶游戲似的截屏轉發,裂變率比注釋高3倍。
第五坑:結尾比春晚還尬
見過最災難的結尾:"想懂得更加多請聯系客服"。不如學這些神思操作:
有個賣課的就采用第三招,結尾寫"這課程真不適合全體人",反而激發逆反心理,轉化率從2%飆到11%。
近來幫人改過一篇賣床墊的長文,原稿寫得跟商品仿單似的。我給改成《睡了300張床墊后,我發現旅館不肯說的秘密》,中間穿插旅館試睡員被辭退的虛構故事,硬是把跳出率從82%壓到39%。長文想讓人看完,得學會在干貨里摻八卦,就像中藥里加甘草,治病不苦口。記著啊,受眾不是來上課的,是來聽評書的,你得把驚堂木拍得啪啪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