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8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常常刷到別人家的照片書廣告,點贊好幾千,自己寫的文章卻像杳無音信?客歲我給母嬰店寫照片書推廣文案,前三個月轉化率不到2%,氣得老板差點把我開了。厥后偷師了個絕招,當初順手寫的文章轉化率能到18%,今天就把這些年踩坑換來的閱歷全抖出來。
上個月遇到個寶媽,自己拍的孩子照片顯明很難看,文案寫"記載寶貝成長每一刻",終局賣了3本。我一看就發現癥結:
1. 只說功能不說場景
"能存100張照片"不如"再也不怕手機內存爆炸"
2. 自嗨式抒情
"可貴回憶"這種詞網民早免疫了
3. 不會挖痛點
寶媽真正怕的是"孩子長大記不住童年模樣"
有組數據挺有意思:帶詳細采用途景的文案,點擊率比個別文案高73%。就像上周幫寵物店寫的:"你家毛孩子換毛季的照片,做成書才不會滿屋飛毛",當天就賣出47本。
這里列個對比表更清晰:
范例 | 適用平臺 | 轉化率 | 典型案例片斷 |
---|---|---|---|
牽掛式 | 抖音/快手 | 22% | "把談天記載印成書,老公看完哭了3小時" |
對比式 | 微信友人圈 | 18% | "手機相冊VS照片書:五年后哪個還能看清寶寶酒窩" |
教程式 | 小紅書 | 15% | "手殘黨也能做!3步搞定高顏值旅行相冊" |
有個反常識的發現:在抖音用教程式反而吃虧,出于受眾沒耐心看步驟。卻是那種"閨蜜收到我的完婚禮物直接淚崩"的牽掛式,特殊容易激發跟風。
這里分享個萬能公式:時間痛點+情緒共鳴+實物引誘
舉一個真實例子,給老年拍照工作室寫的文章:
"孫子總說爺爺奶奶照片糊得像打了馬賽克?(痛點)
把老照片修復成書,重陽節禮物就有了(方案)
現鄙人單送鎏金封面+代寫祝??ǎㄒT)"
這文案讓個快要倒閉的工作室,兩個月賣出600多本。中心是把"照片清晰度"這一個技巧參數,轉化成了"讓孫子看清奶奶年輕模樣"的情緒要求。
寶媽群體:重點打"成長軌跡弗成逆"
情侶顧客:夸張"談天記載會過時"
退休老人:抓住"給晚輩留留念"心理
前次幫婚慶公司寫的案例特殊典型:把新人5年異地戀的微信對話做成書,文案寫"手機換了3部,幸好愛情沒丟",婚禮現場直接爆單89套。故此啊,好的照片書文案切實是幫顧客講故事。
新手最愛犯的錯就是直接寫"全網最低價"。切實有個更加好地辦法:把價錢拆解成情緒代價
比如說298元的定制相冊:
×錯誤寫法:"限時特價298元"
√準確寫法:"天天8毛錢,留住孩子365個笑顏"
尚有個絕招:用實物對比刺激開銷決議。有組數據挺有意思的,說"相當于2杯奶茶錢"的表述,比直接標價轉化率高41%。上周用這招幫寫真館寫的文章,客單價598元的套餐賣出127單。
說真的,別再盯著某寶詳情頁抄文案了??蜌q我偷偷視察了23個爆款照片書文案,發現個規律:80%的爆款都用了'后悔藥'這一個概念。比如說"萬萬別等手機進水才后悔沒做照片書",或"孩子問起童年你總不能只給看手機吧"。
當初寫文案前我都會問自己:網民看完這一個會不會產生"當初不做未來斷定后悔"的緊迫感?倘若不是認回答,立馬重寫。對了,近來發現個新趨勢——在文案里加實物拍攝視頻,轉化率能再提30%,這招你們可能試試。